第13章 命运多舛的甄英莲(1)

作者:玉玉 发布时间:2020-05-20 01:41:06 字数:5566
  ——判词:



  根并荷花一茎香,平生遭际实堪伤。



  自从两地生孤木,致使香魂返故乡。



  甄英莲①是姑苏城阊乡宦甄士隐的女儿。《红楼梦》第一回对甄英莲的身世、家境和年龄作了简略叙述:



  当日地陷东南,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,有城曰阊门者,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。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,街内有个仁清巷,巷内有个古庙,因地方狭窄,人皆呼作葫芦庙。庙旁住着一家乡宦。姓甄,名费,字士隐。嫡妻封氏,性情贤淑,深明礼义。家中虽不甚富贵,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。因这士隐禀性恬淡,不以功名为念,每日只以观花修竹、酌酒吟诗为乐,倒是神仙一流人品。只是一件不足,如今年已半百,膝下无儿,只有一女,乳名唤作英莲,年方三岁。



  这段文字向读者传递出有关甄英莲的多方面信息:



  第一,出生地。甄英莲出生在姑苏城阊外十里街仁清巷的葫芦庙旁边。



  第二,父母姓名。父亲姓甄,名费,字士隐;母亲姓封。



  第三,父母性情秉性。父亲性情恬淡,淡泊名利,每日修竹观花,品酒吟诗,过着悠闲自得的快乐生活;母亲温善贤淑,知义明理。



  第四,家境殷实。虽不是富贵豪门,但也是当地有名的富足之家。



  第五,甄英莲是独生女,无兄弟姐妹。



  第六,年龄。此时甄英莲三岁。



  作者曹雪芹叙写甄士隐家境殷实富足,夫妻性情和善,家庭温馨和谐,把甄英莲放置在温馨自由、充满爱意的环境之中,目的是为其以后被拐卖、被**制造落差,意欲形成读者视觉和心理难以承受的撞击,产生正负差的双倍艺术效果。读者阅读上述这段表层意蕴平淡的文字,不会对甄英莲有多少印记,也不可能解读出她命运坎坷的悲惨经历。但是,当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准备回家时,癞头和尚突然大哭起来,对甄士隐说道:“施主,你把这有命无运、累及爹娘之物,抱在怀内作甚?……舍我罢,舍我罢!”癞头和尚的言语让甄士隐心中产生一种不祥的征兆,他想尽快跨进家门,避开癞头和尚。就在他撤身进门之时,癞头和尚突然指着他大笑,并且口中念了四句诗:



  惯养娇生笑你痴,菱花空对雪澌澌。



  好防佳节元宵后,便是烟消火灭时。



  这四句诗是对甄士隐的嘲笑,也是对甄英莲人生轨迹由幸转悲的预告。癞头和尚由哭转笑的瞬间变化,预示着甄英莲命运的突变,他所吟唱的四句诗,实际上是甄英莲命运的谶语。第一句是对甄士隐的嘲笑,嘲笑他不知英莲悲苦的命运结局,仍旧娇生惯养;第二句暗喻英莲将被薛蟠强占为妾。菱花指后来英莲被夏金桂改名为香菱。“雪”实为薛的谐音,此处指薛蟠。菱开花于夏日,竟然能够遇到冰雪,这种自然季节出现的非正常现象,寓指英莲生不逢时,必遭摧残的命运结局。英莲命运由幸转悲的时间拐点是元宵佳节,事由是火灾。三岁的英莲沉浸在父母的关爱之中,自由幸福的生活;饱读诗书的甄士隐对癞头和尚的言语惴惴不安,既希冀它是疯话傻话,又担心疯话傻话真的变为现实,排斥与担心纠结于胸。



  英莲五岁时,不幸降临在她头上。元宵节晚上,甄士隐的丫环霍启①抱着英莲去看花灯。霍启要上厕所,便把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,等她从厕所出来时,英莲已经不见了。霍启寻找了半夜,不见英莲的影子,便逃之夭夭了。甄士隐夫妻见女儿一夜未归,便派人四处寻找,未曾探寻到英莲的踪影。这就应验了癞头和尚那句“好防佳节元宵后”的谶语。甄士隐夫妇年过半百,只生英莲一个宝贝女儿,因此,视女儿为掌上明珠。英莲被拐,甄士隐夫妇因思念女儿,茶饭不思,夜不能寐,先后患病卧床,后经医治病愈。丢失女儿的伤痛渐趋平复,但新的劫难悄然逼近,三月十五日葫芦庙的和尚炸供,不小心致使油锅火起,引燃窗纸、竹篱木壁,继而燃起漫天大火,将葫芦庙一条街烧成一片瓦砾。甄士隐家在葫芦庙隔壁,难以幸免,房屋、家产被大火焚烧殆尽。应验了癞头和尚那句“便是烟消火灭时”的谶语。



  英莲被拐之后,拐子将其养在僻静之处。拐子对她毒打严管,规定不准对外人说起父母、家乡等有关小时候的记忆,逼迫她对任何人说拐子就是其亲爹。英莲长到十二三岁时,已有些姿色,拐子骗她说,因无钱还债,所以要卖她。买主是一个当地小乡绅之子,名叫冯冤①。冯冤自幼父母早亡,又无兄弟,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,长到十八九岁上,酷爱男风,最厌女子。遇见这拐子卖英莲,他便一眼看中了英莲,决意买来作妾,并立誓再不交结男子,也不再娶第二个女人了,所以,准备三日后郑重其事迎英莲过门。英莲是否喜欢冯冤,我们不得而知,但冯冤真心实意喜欢英莲、爱英莲。冯冤能够因为英莲,改掉多年酷爱男风之恶习,立誓今生今世只娶英莲一个女人,足见他对英莲是真情、真爱。英莲似乎看到了命运的转机,在遭受多年折磨之后,终于可以逃离魔窟,与喜爱自己的人开始自由自在的生活,这是她不幸中的真幸。然而,为了赚钱,拐子又把英莲卖给了呆霸王薛蟠,英莲可谓逃离了虎口,又进了狼窝。在英莲命运出现转机之时,唯一能够拯救英莲于水火的人是贾雨村。然而,贾雨村的漠视却让英莲在苦海中煎熬一生。



  贾雨村是《红楼梦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,作者通过对其籍贯、身世、祖业根基、为人处世、仕途升降等情节,展现贾雨村的人品秉性、处世哲学、人生态度。贾雨村原是一个穷书生,虽然祖上也曾是读书仕宦之家,但雨村生于末世,家道败落。贾雨村是一个有理想、有抱负的人,为重整家业,他决定进京考试,以求功名。无奈他缺金少银,只好暂居葫芦庙内,以卖字为生。甄士隐与贾雨村隔壁,两人都是读书之人,逐渐成为朋友。中秋佳节,甄士隐邀贾雨村到家中小酌,贾雨村借酒抒怀,口占一绝:“时逢三五便团圆,满把晴光护玉栏。天上一轮才捧出,人间万姓仰头看。”甄士隐闻后兴奋地说道:“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,今所吟之句,飞腾之兆已见,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。”甄士隐此话有朋友之间的客套逢迎之意,但更多是对贾雨村才气抱负的真实赏识。贾雨村对甄士隐的赞许是认同的,但内心充满虽有才华却囊中羞涩无力到京的惋惜与忧闷。他了解甄士隐对自己的器重和赏识,也知晓甄家的经济实力,他希望得到甄士隐的救济,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。于是,他借着酒力,鼓足勇气把自己内心的希望与困难倾诉出来,说道:“非晚生酒后狂言,如论时尚之学,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,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,神京路远,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。”果然,贾雨村话音未落,甄士隐便说:“兄何不早言。愚每有此心,但每遇兄时,兄并未谈及,愚故未敢唐突。今既及此,愚虽不才,‘义利’二字却还识得。且喜明岁正当大比,兄宜作速入都,春闱一战,方不负兄之所学也。其盘费余事,弟自为代为处置,亦不枉兄之谬识矣!”并当即命家人为贾雨村准备白银五十两,冬衣两套。贾雨村收了银子、衣服,谢过甄士隐,次日一早便买舟西上,进京赶考去了。正是因为有了甄士隐的资助,贾雨村才能一举考中进士,选入外班,被派到甄士隐的家乡任知府。



  初入仕途的贾雨村,对资助自己实现人生梦想的恩人心怀感激,他时刻寻找机会报恩,当他听说恩人的女儿英莲被拐之时,他曾掷地有声地说:“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。”读者阅读此文,为贾雨村知恩图报而欣慰,为英莲早日摆脱恶魔,母女团聚而期待。贾雨村恃才侮上,性情贪婪,任职不到一年即被革职。后经贾政、王子腾力荐,补授应天府知府,在审理两家为争买一奴婢,各不相让,以至殴伤人命一案时,贾雨村得知两家所争奴婢即是自己恩人之女英莲,霸占英莲的人是当地势力显赫的四大家族之一薛家,前一信息让贾雨村激动兴奋,后一信息让他挠头畏惧。面对自己恩人的女儿,他想拯救英莲于水火,他也曾对甄士隐的妻子许下承诺——“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”。如今英莲就在面前,不仅不能将其“解救”出火坑,而且还要经过自己的审理,堂而皇之的使其合法化,让恩人之女继续在苦海中煎熬、挣扎,贾雨村在拷问自己的良心和道义!然而,面对“贾王史薛”四大家族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的姻亲关系,他又不敢得罪贾政和王子腾,尤其是自己刚刚补授的应天府知府一职,就是贾政、王子腾力荐的结果。如若上任第一件事,就把王子腾和贾政妻子王夫人的亲外甥绳之以法,不仅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,而且,惹恼王子腾和贾政,后果不堪设想,他们能够力荐你做知府,也能够把你从知府的位置上拉下来。贾雨村思前想后,权衡利弊,最终选择牺牲英莲,换取贾政、王子腾的支持。就贾雨村的心理分析,他佯装不知薛蟠与冯冤所争奴婢就是英莲,稀里糊涂了结此案,以牺牲恩人的女儿英莲为筹码,博得贾政、王子腾的欢心,傍上仕途的支持者、提携者,铺就仕途升迁的平坦大道。至于违背“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”的承诺,佯装不认恩人之女,使其继续遭受煎熬,至多受到良心的谴责,与自己以后的富贵、权势相比,可以忽略不计。基于这样的心态,贾雨村在审理英莲被拐案件时,他心理定位出现了偏差:枉法忘恩,攀附权贵。所以,英莲能够逃离火坑,回到母亲身边幸福生活的一丝希望,被贾雨村彻底毁灭了。案件审结之后,贾雨村急忙修书两封,一封送给了贾政,一封送给王子腾,内容是“令甥之事已完,不必过虑”。仅此一事,贾雨村攀附权贵的心态与嘴脸尽显无疑。



  英莲以香菱①之名第一次出现,是在文本第七回,即薛姨妈带领儿子薛蟠、女儿薛宝钗来到贾府,住进梨香院之后。王夫人到薛姨妈处聊天,周瑞家的跟追到梨香院,向王夫人汇报送刘姥姥事宜,离开之时,薛姨妈将其叫住,叫她顺便把纱花送给各位姑娘,于是叫香菱把纱花拿来给她。文本通过周瑞家的视角,对香菱基本信息进行了叙述和确认:第一,拿纱花的丫头香菱,就是薛蟠进京之前为她打死冯渊而买来的丫头;第二,香菱模样周正、俊俏,有些像秦可卿;第三,香菱几岁来到薛家,今年多大了,父母今在何处,出生地是哪里等信息,香菱都已“不记得了”回绝了周瑞家的。“不记得了”四个字,裹藏了丰富的意蕴,既有香菱不愿意回忆的酸楚,又有香菱遭受折磨**的痛苦。



  解读香菱这一人物形象,遇到的首要困惑是香菱的职责问题,《红楼梦》第四回叙说香菱是薛蟠买来做妾的,然而香菱来到薛家之后,却服侍了薛姨妈,给薛姨妈做丫头;尔后又说香菱成了薛蟠的侍妾;中间又进入大观园,服侍宝钗,给宝钗做丫头;薛蟠娶了夏金桂,香菱又服侍薛蟠、夏金桂夫妇。香菱职责变化频繁,令读者眼花缭乱。有必要从头梳理一下,厘清香菱进入薛家之后,依次服侍的主人,及其在薛家的生活状况。



  香菱被买入薛家,仅十二三岁,因年纪尚小,便做了薛姨妈的丫头,服侍薛姨妈。至于香菱什么时间由薛姨妈的丫环变成薛蟠的妾,文本没有详尽文字记载。第十六回贾琏和黛玉料理完黛玉父亲的后事,一路兼程回到京城,王熙凤设宴迎接丈夫贾琏。远别新聚,夫妻格外恩爱,二人叙说别后家中事宜。贾琏道:“方才我见姨妈去,不妨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撞了个对面,生的好齐整模样。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,说话时因问姨妈,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,名叫香菱的,竟与薛大傻子作了屋里人,开了脸,越发出挑的标致了。那薛大傻子真玷污了她。”王熙凤道:“……那薛老大也是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’的,这一年来的光景,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,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①。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,其为人行事,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,温柔安静,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,故此摆酒请客的费劲,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。过了没半月,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,我倒心里可惜了的。”王熙凤和贾琏这段看似无意的对话,实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文眼,它饱含着如下信息:第一,香菱已经成为薛蟠的妾。第二,香菱漂亮、标致,给薛蟠做妾,真是“鲜花插到了牛粪上”。第三,薛蟠为将香菱弄到手,在其母亲跟前使尽各种手段。第四,薛姨妈舍不得香菱给薛蟠做妾,她不仅喜欢香菱模样标致,更喜欢她的温柔安静。在薛姨妈看来,香菱比一般的主子姑娘还强。第五,薛姨妈为香菱举办了隆重仪式,摆酒请客,让其明堂正道的与薛蟠作妾。第六,薛蟠未能珍惜香菱,不到半月时间,他便把香菱抛在脑后。这段对话厘清了香菱由薛姨妈的丫环,转作薛蟠侍妾的时间节点,叙明了香菱前一时段服侍对象的变化过程。



  第四十八回香菱苦志学诗,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,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少疑问:香菱不是做了薛蟠的侍妾吗?她不在家伺候薛蟠,怎么跑到大观园来伺候宝钗了?难道又做了宝钗的丫头吗?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,作者为香菱进入大观园做好了必要的铺陈。第四十七回赖尚荣升任知州,为感谢主子提携,赖大的母亲、赖大夫妇商定摆酒、唱戏,宴请贾府男女。薛蟠跟随贾珍、贾琏也来凑热闹,遇见世家子弟柳湘莲。柳湘莲性情豪爽,不拘小节,酷好耍枪弄剑,赌博吃酒,眠花卧柳,吹笛弹筝,偶尔客串生旦风月戏文。薛蟠有同性恋的毛病,见了唱小旦的男生,心里就发痒,柳湘莲的出现,让薛蟠如同黑暗中见到了太阳,他苍蝇一般粘着柳湘莲。薛蟠的形象和举动,令柳湘莲十分厌恶,他借故在北门桥上相会,将薛蟠骗至城外,在人烟稀少的芦苇塘处,将薛蟠教训的鼻青脸肿,浑身泥猪一般。薛蟠捱打之后,羞于见人。此时已到农历十月,家住外省的铺面伙计开始结算工钱,准备回家过年。薛家为其摆酒饯行。席间,店铺总管张德辉说道:“今年纸扎香料短少,明年必是贵的。明年先打发大小儿上来当铺照管,赶端阳节前我顺路贩些纸札香扇来卖。除去关税花销,亦可剩得几倍利息。”薛蟠听后,决意要跟随张德辉外出贩货,一来可以躲羞,二来可以游山逛水,三来还可以学些生意经验,一举三得。薛蟠走后,宝钗便向薛姨妈要求香菱跟自己做伴儿,于是,香菱进入大观园临时伺候宝钗。这是香菱成为薛蟠侍妾之后,又伺候宝钗的因由脉络。

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

×